淺析相機傳感器的價格不斷降低的原因
2010年,iPhone4橫空出世,成為了歷史上第一臺拍攝數(shù)量壓過相機的手機。從那之后,手機攝影一發(fā)不可收拾,迅速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手機攝影相關配件也證明了手機攝影的熱度。不過,對于手機傳感器而言,不得不面臨一個痛苦的現(xiàn)實,那就是隨著半導體工藝的不斷進步,相機最大的成本——傳感器的價格正在飛速的降低。

可能你不相信,目前一臺iPhone 5s的售價足以超越2塊全畫幅傳感器還要多,在這樣的背景下,使用更大尺寸的傳感器來提高畫質(zhì)顯然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shù)手機廠商都沒有這么做,堅持這條道路的諾基亞也在后續(xù)產(chǎn)品當中有所妥協(xié)。
相機傳感器的價格正在降低
考慮到手機的高利潤,顯然不這么做的理由并不是預算或者成本上的東西,而是因為體積的限制,而且說到體積,其實只卡在了一個參數(shù)上,那就是“厚度”!雖然傳感器本身是一個平面,但是鏡頭可是立體的,傳感器邊長增大到2倍,鏡頭的體積會對應的增加到8倍,很顯然,對于目前普遍追求超薄手機的我們來說,是不可能接受這種變化的。
智能手機的厚度限制鏡頭能力
所以說很多時候并非手機廠商不愿意做好,而是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硬件設計,現(xiàn)在為了保證手機鏡頭可以做的盡可能的薄,絕大多數(shù)手機都采用了樹脂材料的雙面非球面鏡片來控制厚度,而且均使用了相對廣角的定焦鏡頭。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妥協(xié),也是現(xiàn)行技術條件下最好的選擇。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