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現身東莞長安 探討機器人行業發展
2014年11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現身東莞制造名城長安鎮,來自東莞的政要、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400余人,圍繞數字化與智能制造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據國際機器人技術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采購了36560臺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近60%,占全球市場的20%,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認為,世界已進入機器人智能時代,未來機器人產業將是一個朝陽產業,全球各地都在快速布局,以競逐這個上千億美元級的市場。
世界先進機器人運營商拓野機器人董事長凌琳表示:2005年~2015年,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均增長率為9%,其間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均增長率則高達25%。目前中國制造業,平均每1萬人擁有23臺機器人,而韓國平均每1萬人擁有396臺。隨著差距的縮小,中國機器人大規模替代人工進行工業生產,已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中國各地紛紛在布局機器人產業,或是嗅到了其中的發展機遇。5月30日,天津市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武清宣告成立,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擔任顧問。未來5年,天津將引進100家企業入駐,打造國際知名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群。
而早在2013年,山東省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即在濟南宣告成立,由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會集了山東省科學院、山東大學以及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等山東省機器人創新及產業界的近20家單位。2014年1月,安徽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功獲批安徽省第四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單位。目前有12家企業和高校參與,并以多樣化、多層次的合作研發、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創新相結合,促進機器人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同樣,上海成立了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此外,還有其他省市地區,投身到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競爭中。羅百輝分析認為,各地機器人產業技術平臺的紛紛搭建,有利于為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資源。
李培根院士認為,機器人之所以能得到高速發展,得益于感應、液壓和人工智能等的進步。首先機器人制造領域的產業先鋒加緊產學研合作,以開辟機器人產業的藍海;其次谷歌、微軟及亞馬遜等網絡巨擘,爭相跨界使機器人行業的囹圄加速化解。微軟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微軟小冰已于2014年5月底橫空出世。當你添加機器人的微信賬號,成為好友后,便可與其進行智能對話。
2013年,谷歌收購了包括波士頓動力學工程公司、美國智能家居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等9家機器人研發與制造企業,以對其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進行機器人化改造。如今,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智能化程度已非常高。車內沒方向盤、油門、剎車和后視鏡,用戶坐下只需按啟動按鈕,就可通過車聯網系統完成接送乘客的任務。此外亞馬遜也加快了無人機的技術研發,目前第五代、第六代技術正在測試,而第七代和第八代正在研發中。
目前機器人可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多用于焊接、裝配、搬運、碼垛等自動化機床業務。服務機器人則在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等領域已有所應用。在服務機器人領域,與日本、美國等相比,中國的研發起步較晚,但通過技術的積累進步很快。目前博實自動化公司正著力研發二代機器人。該代機器人是有感覺的機器人,它對外界環境有一定感知力,并具有聽覺、視覺、觸覺等功能。機器人在工作時,通過感覺器官(傳感器)獲得信息,可靈活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保證能在特定環境下獨立完成工作。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