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紅利備受關注 市場規模或突破萬億
據悉,新能源產業已成為“風口上的豬”,新能源紅利備受關注,讓各方眼紅。車企、互聯網企業、充電樁建設公司等等都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這條全新的產業“鏈”圈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大蛋糕。有分析人士指出,若新能源汽車能夠穩步替代傳統能耗汽車,則整個產業的市場規模或突破萬億。
根據工信部近日發布的信息,今年1至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行業人士分析,處于產業鏈中上游的碳酸鋰、電機驅動系統需求旺盛。與一般傳統汽油車不同,電動車大部分零部件核心技術都是由零部件生產公司掌握。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構成中,電力驅動系統,包括動力電池系統和電機驅動系統,成本占比達到整車的50%以上。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在國內普及與推廣,動力鋰電池上下游產業在新能源汽車的放量行情中獲益良多。
行業分析人士介紹,與傳統汽車的售后保養不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建設及運營蘊含巨大成長空間。據了解,2015年,全國計劃建成充電站數量達到1549個,建成充電樁達到24萬個。2014年5月,國家電網宣布放開充電站建設權限,明確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國標的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開始征求意見,并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發布。
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從近期看,各地都在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開啟綠燈。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很重要,零部件、整車、基礎設施建設這三個環節共同發展才有利于整個產業發展,市場稍有企穩后便能為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