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產品漲價定調
2006年宏觀調控所取得的成果并不穩固,為此,2007年我國將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并進一步控制信貸規模的過度擴張。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韓永文日前就2007年的宏觀調控談了他的看法。同時,他指出,對資源性產品進行價格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有分析認為,2006年我國首次提出了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但到年末,這一目標并未能實現。造成能源消耗過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關鍵在于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實行不完全成本定價,造成能源價格機制的扭曲,市場規律無法自動調節能源消費行為。要根本改變目前的高能耗狀況,就必須觸及能源的定價機制。
對此,韓永文表示,2006年是實施節能降耗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的第一年,這個指標的最終完成情況與原來的預期目標有一定差距,原因主要有幾方面,如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結構比重高,整個經濟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等。其中,產業結構不合理是節能降耗目標難以實現的主要原因。但結構調整是一項長期任務,不能一蹴而就。企業節能挖潛的空間雖然很大,一下子實現也有一定難度,節能投入、技術改造、財政稅收等政策的實施效應進一步顯現,也還需要時間。
對于國家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具體思路,韓永文雖沒有明確表態,但他指出,由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關于深化價格改革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意見》為今年資源能源性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定下基調。
“加大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價格能夠充分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場的供求狀況,這是一個核心問題?!表n永文表示,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完全由市場形成價格,將使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不堪重負。所以,綜合考慮,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要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要把改革的影響控制在社會各方面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在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同時,也會改革不利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一些體制和機制。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