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搭建起基于傳感器的防潮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作為天津市今年防汛重點工作之一的沿海實時潮位監測系統改建完成并投入試運行。該系統搭建起了天津市防潮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實時為各級防汛指揮部門、科研以及沿海建設單位傳輸準確的潮位、風力信息,為防汛防潮正確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確保濱海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并將更好地服務于天津市整體防潮減災工作。
天津市東臨渤海,共有153公里的海岸線,由于天津市氣候特征屬暖溫帶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濱海地區成為風暴潮災害的多發區,特別是每年6月至10月,更是風暴潮易發的季節。建國以來天津市沿海地區最嚴重的一次風暴潮發生在1992年,塘沽海洋站最高潮位一度達到5.98米。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于1998年建立了天津沿海潮位監測系統,8年來,該系統為保障濱海地區防潮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近年來濱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今年年初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更是被列入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濱海新區已成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該區域一旦遭受風暴潮侵襲,造成的經濟損失將無法估量。原有的潮位監測系統設備已嚴重老化,且不能滿足實時監測的功能要求,對此,2005年,天津市防辦著手實施沿海實時潮位監測系統改造。
據了解,該系統在天津市防辦設置一個防潮數據中心站,在漢沽區李家河子泵站、塘沽區東突堤和大港電廠海泵房三處分別設置防潮系統監測點,采用雷達式液位計作為潮位傳感器,利用GPRS通訊模式傳輸數據,實時向防汛指揮部門提供潮位、風力以及風向情況,通過運行防潮系統中心控制軟件,實現防潮遙測數據采集,整理,入庫,WEB數據發布等系統管理功能。普通情況下,遙測站點每5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并在整點時將一小時內所有數據傳送到防潮遙測中心;當遇到特殊情況,遙測站點將在5秒內將當前報警值發送到防潮遙測中心。
天津市東臨渤海,共有153公里的海岸線,由于天津市氣候特征屬暖溫帶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濱海地區成為風暴潮災害的多發區,特別是每年6月至10月,更是風暴潮易發的季節。建國以來天津市沿海地區最嚴重的一次風暴潮發生在1992年,塘沽海洋站最高潮位一度達到5.98米。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于1998年建立了天津沿海潮位監測系統,8年來,該系統為保障濱海地區防潮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近年來濱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今年年初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更是被列入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濱海新區已成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該區域一旦遭受風暴潮侵襲,造成的經濟損失將無法估量。原有的潮位監測系統設備已嚴重老化,且不能滿足實時監測的功能要求,對此,2005年,天津市防辦著手實施沿海實時潮位監測系統改造。
據了解,該系統在天津市防辦設置一個防潮數據中心站,在漢沽區李家河子泵站、塘沽區東突堤和大港電廠海泵房三處分別設置防潮系統監測點,采用雷達式液位計作為潮位傳感器,利用GPRS通訊模式傳輸數據,實時向防汛指揮部門提供潮位、風力以及風向情況,通過運行防潮系統中心控制軟件,實現防潮遙測數據采集,整理,入庫,WEB數據發布等系統管理功能。普通情況下,遙測站點每5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并在整點時將一小時內所有數據傳送到防潮遙測中心;當遇到特殊情況,遙測站點將在5秒內將當前報警值發送到防潮遙測中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