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最結實的希望小學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大批的學校成為廢墟,而北川劉漢希望小學卻成為其中的一個奇跡,震后的學校,周邊已成瓦礫,而教學樓僅交接處裂了兩條細細的裂縫,樓后的地面下沉,使得整棟樓稍有傾斜,偏離中心大概有兩厘米的樣子。
據新華社電北川劉漢希望小學建于1999年。由漢龍集團的創辦人捐資建造。
起初,低調的漢龍集團只是悄悄捐錢。后來他們發現,只捐錢并不能保證學校的建筑質量。因此,既不是承建商,也不是業主的漢龍集團,直接將款項捐至當地相關部門,而且全程參與了希望小學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督管理。
現任漢龍集團董事長孫曉東說,他們會親自過問每一所希望小學的建設。
他們問建筑商:這是一個60萬元的工程,你打算賺多少?建筑商回答:要賺10%,6萬元。劉漢和孫曉東會告訴建筑商:我另給你6萬元,條件是你要把60萬元全部都放到學校建設中去。
建筑設計院一聽是為希望小學蓋房子,免費提供設計。漢龍集團嚴格地按設計推薦行事,一直采取甲方供應建材的方式,將材料質量的關口掌握在自己手里。
劉漢說,即使是農村的希望小學,建筑結構也一定要用大廠的鋼材。設計要求柱子有10根鋼筋,一根也不許少,盡管那個柱子里的鋼筋誰也看不見。水泥也相同,大廠產品成本高,一噸水泥多100元;一噸鋼材,名廠和小廠,差著好幾百元,但是,大廠的東西質量可靠。
孫曉東舉例,含泥多的沙子,其中的泥土必須洗去,否則要棄用。
為了北川劉漢希望小學的建筑質量,負責工程監理的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句艷東,多次大著嗓門跟稍有懈怠的施工人員急眼。頗有經驗的他要求施工方,按照設計,沙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水泥的標號必須用夠,量也必須用足。
相關的質量標準還有,建筑材料中,外表光滑的河道中的石頭,堅決不可用,必須加工成碎石;扁石決不能用,因為它會迭在一起,影響建筑質量。句艷東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為可控的質量。
在劉漢希望小學的建設中,當地政府的監管也細致到位。當時的地方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曾用最原始的辦法驗收:用斧頭用力砍下去,看混凝土是否經得住這一下。
10年前,加上稅費的綿陽商品房,造價為每平方米500多元,劉漢希望小學因為是公益事業,免去稅費,造價為每平方米400多元。
劉漢希望小學教學樓和師生的幸存,所有的鏈條都被一個關鍵咬合:負責。其中包括負責的政府、出資人、施工方、監理及老師,缺一不可。
劉漢說,我們只是按圖施工,老老實實地蓋了這個學校。至于挺過了地震的教學樓是否可以再用,他說,要評估,專家說了算。如果主體結構遭到破壞,堅決推倒重蓋。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一項負責任的工程,也許我們沒辦法說所有的倒塌校舍都是因為沒有建好,但是這樣一個投入了全部責任建立的學校,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一個榜樣。如果每間學校都這樣,那地震中逝去的寶貝是不是可以減少很多?
據新華社電北川劉漢希望小學建于1999年。由漢龍集團的創辦人捐資建造。
起初,低調的漢龍集團只是悄悄捐錢。后來他們發現,只捐錢并不能保證學校的建筑質量。因此,既不是承建商,也不是業主的漢龍集團,直接將款項捐至當地相關部門,而且全程參與了希望小學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督管理。
現任漢龍集團董事長孫曉東說,他們會親自過問每一所希望小學的建設。
他們問建筑商:這是一個60萬元的工程,你打算賺多少?建筑商回答:要賺10%,6萬元。劉漢和孫曉東會告訴建筑商:我另給你6萬元,條件是你要把60萬元全部都放到學校建設中去。
建筑設計院一聽是為希望小學蓋房子,免費提供設計。漢龍集團嚴格地按設計推薦行事,一直采取甲方供應建材的方式,將材料質量的關口掌握在自己手里。
劉漢說,即使是農村的希望小學,建筑結構也一定要用大廠的鋼材。設計要求柱子有10根鋼筋,一根也不許少,盡管那個柱子里的鋼筋誰也看不見。水泥也相同,大廠產品成本高,一噸水泥多100元;一噸鋼材,名廠和小廠,差著好幾百元,但是,大廠的東西質量可靠。
孫曉東舉例,含泥多的沙子,其中的泥土必須洗去,否則要棄用。
為了北川劉漢希望小學的建筑質量,負責工程監理的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句艷東,多次大著嗓門跟稍有懈怠的施工人員急眼。頗有經驗的他要求施工方,按照設計,沙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水泥的標號必須用夠,量也必須用足。
相關的質量標準還有,建筑材料中,外表光滑的河道中的石頭,堅決不可用,必須加工成碎石;扁石決不能用,因為它會迭在一起,影響建筑質量。句艷東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為可控的質量。
在劉漢希望小學的建設中,當地政府的監管也細致到位。當時的地方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曾用最原始的辦法驗收:用斧頭用力砍下去,看混凝土是否經得住這一下。
10年前,加上稅費的綿陽商品房,造價為每平方米500多元,劉漢希望小學因為是公益事業,免去稅費,造價為每平方米400多元。
劉漢希望小學教學樓和師生的幸存,所有的鏈條都被一個關鍵咬合:負責。其中包括負責的政府、出資人、施工方、監理及老師,缺一不可。
劉漢說,我們只是按圖施工,老老實實地蓋了這個學校。至于挺過了地震的教學樓是否可以再用,他說,要評估,專家說了算。如果主體結構遭到破壞,堅決推倒重蓋。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一項負責任的工程,也許我們沒辦法說所有的倒塌校舍都是因為沒有建好,但是這樣一個投入了全部責任建立的學校,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一個榜樣。如果每間學校都這樣,那地震中逝去的寶貝是不是可以減少很多?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