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警察上地圖體現三大進步
8月29日,由杭州市規劃局、杭州市交警支隊以及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的《杭州市汽車生活地圖冊》面市,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126處攝像頭、電子眼和測速路段信息被載入圖冊。據悉,在地圖上公開“電子警察”信息,這在全國還是第一次。
自從有了“電子警察”,人們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一方面,電子警察有效緩
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大大提高了交通監控的準確性和違章處罰的可信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交警部門過分依賴電子警察,使其異化成為“處罰機器”,從而引起民眾對于“以罰代管”、“執法經濟”的詬病。
誠然,面對交通違章行為,電子警察只能是忠實地記錄下來,“一拍了之”,但我們的交警部門卻不能坐享電子警察的記錄,“一罰了之”。在交通智能化管理成為趨勢的今天,電子警察的安裝只是達到了技術上的要求,與之相配套的還需要“軟件”的提高。而電子警察上地圖,讓我們看到了交警部門管理思路發生了可喜的轉變。筆者認為,從中體現出三個方面的進步。
其一,電子警察上地圖能夠起到增強教育、警示交通行為人的作用。從法的功能來看,法律具有三種功能,即警示、教育和制裁。現有電子警察執法方式,大多只是為交警部門事后處罰提供依據,具有制裁功能,而沒有起到事先警示和加強教育的作用。這在客觀上難免滋生一些駕駛員的僥幸心理,進而采用“電子狗”等反測儀器與交警部門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無助于遵守交通秩序習慣的養成。顯然,在地圖上公開電子警察信息,變事后處罰為事前警示,駕駛員在經過這些路段時就會注意車速,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質量。
其二,電子警察上地圖體現了交警部門執法的陽光化和人性化。電子警察偷拍雖然沒有相關法律加以禁止,但卻是與法律精神相違背的。按照法律精神,法律的本身和執法過程都要在人們明知的前提下才能遵守。陽光的、公開的執法環境,是減少交通違章和擁堵,讓違章司機心服口服接受處罰的必要前提。同時,對于外地司機來說,由于對當地的單行道、禁止右轉等交通規定不熟悉,往往被電子警察逮個正著。而通過地圖來公開電子警察及相關規定,是交警部門服務駕駛員的人性化之舉,使其能夠“一冊在手,暢通全城”。
其三,電子警察上地圖有利于交通秩序的改善。從秩序的角度來看,公共秩序可以分為兩種,即強制的秩序和自愿的秩序。強制的秩序,往往是依賴懲罰等強制力來規范每一個人,使其遵守秩序。電子警察偷拍就是冷冰冰的強制行為,往往使人選擇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段肆意違反交通法規,來宣泄心中的不滿情緒。而將電子警察信息在地圖上公開,實現從以懲罰為本的強制秩序到以人為本的自愿秩序的轉變,體現了對駕駛員自覺性的信任,使其會心一笑,文明而體面地遵守交通秩序。
由此可見,公開電子警察信息都是對電子警察功能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實現交警部門、駕駛員以及公共交通秩序的“多贏”。希望這一做法能夠被更多的城市借鑒、推廣。
自從有了“電子警察”,人們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一方面,電子警察有效緩
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大大提高了交通監控的準確性和違章處罰的可信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交警部門過分依賴電子警察,使其異化成為“處罰機器”,從而引起民眾對于“以罰代管”、“執法經濟”的詬病。
誠然,面對交通違章行為,電子警察只能是忠實地記錄下來,“一拍了之”,但我們的交警部門卻不能坐享電子警察的記錄,“一罰了之”。在交通智能化管理成為趨勢的今天,電子警察的安裝只是達到了技術上的要求,與之相配套的還需要“軟件”的提高。而電子警察上地圖,讓我們看到了交警部門管理思路發生了可喜的轉變。筆者認為,從中體現出三個方面的進步。
其一,電子警察上地圖能夠起到增強教育、警示交通行為人的作用。從法的功能來看,法律具有三種功能,即警示、教育和制裁。現有電子警察執法方式,大多只是為交警部門事后處罰提供依據,具有制裁功能,而沒有起到事先警示和加強教育的作用。這在客觀上難免滋生一些駕駛員的僥幸心理,進而采用“電子狗”等反測儀器與交警部門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無助于遵守交通秩序習慣的養成。顯然,在地圖上公開電子警察信息,變事后處罰為事前警示,駕駛員在經過這些路段時就會注意車速,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質量。
其二,電子警察上地圖體現了交警部門執法的陽光化和人性化。電子警察偷拍雖然沒有相關法律加以禁止,但卻是與法律精神相違背的。按照法律精神,法律的本身和執法過程都要在人們明知的前提下才能遵守。陽光的、公開的執法環境,是減少交通違章和擁堵,讓違章司機心服口服接受處罰的必要前提。同時,對于外地司機來說,由于對當地的單行道、禁止右轉等交通規定不熟悉,往往被電子警察逮個正著。而通過地圖來公開電子警察及相關規定,是交警部門服務駕駛員的人性化之舉,使其能夠“一冊在手,暢通全城”。
其三,電子警察上地圖有利于交通秩序的改善。從秩序的角度來看,公共秩序可以分為兩種,即強制的秩序和自愿的秩序。強制的秩序,往往是依賴懲罰等強制力來規范每一個人,使其遵守秩序。電子警察偷拍就是冷冰冰的強制行為,往往使人選擇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段肆意違反交通法規,來宣泄心中的不滿情緒。而將電子警察信息在地圖上公開,實現從以懲罰為本的強制秩序到以人為本的自愿秩序的轉變,體現了對駕駛員自覺性的信任,使其會心一笑,文明而體面地遵守交通秩序。
由此可見,公開電子警察信息都是對電子警察功能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實現交警部門、駕駛員以及公共交通秩序的“多贏”。希望這一做法能夠被更多的城市借鑒、推廣。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知難而上齒輪行業轉戰創新能力
下一篇:世界軸承市場美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