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廢鋼助鋼鐵業節能
傳統經濟采用“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運行模式,而循環經濟則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運作過程。有專家認為,再生資源是21世紀惟一增長的資源,但目前我國廢鋼鐵、廢舊塑料等再生資源遠未得到充分利用。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十五”規劃》提出,到2005年,國內要達到回收廢舊塑料500萬~600萬噸,實際上,我國2004年回收的廢舊塑料只有約200多萬噸,而當年可回收的廢舊塑料達1400萬噸。
廢鋼鐵是一種載能資源和環保資源。研究表明,用廢鋼直接煉鋼與用礦石煉鐵后再煉鋼相比可節約能源60%、節水40%,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可分別減少86%、76%和97%,有利于清潔生產和排廢減量。有關專家認為,在我國進口鐵礦石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對廢鋼的利用在節能降耗方面意義重大。
鐵礦石資源是有限的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期公布的數據,到2001年,世界探明鐵礦石資源儲量1400億噸,含鐵量596億噸,保有儲量基礎3100億噸,含鐵量1325億噸。
近十年來,全球鐵礦石產量每年在10億噸以上,2005年全球粗鋼產量11.29億噸,消耗鐵礦石超過13億噸。按照全球原礦資源可利用儲量1400億噸計算可開采110年,按照儲量基礎3100億噸計算可供開采約240年。
2005年我國粗鋼產量為3.52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1%,而我國鐵礦石資源保有儲量僅占世界的10%左右,可開采量低,為資源總量的20%。到2004年,我國鐵礦石資源基礎量為219.7億噸,含鐵量為70億噸,保有儲量118億噸,含鐵量為40億噸。預計我國鐵礦石每年開采量將超過6億噸,照此計算,在現行開采技術條件下,我國的鐵礦石開采期只有20~40年。
同時,我國每年還要大量進口鐵礦石以滿足煉鐵生產的需要。預計2010年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將提高到62.9%。資源不富,形勢嚴峻,前景不容樂觀。
再生資源是無限的
廢鋼鐵是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從鋼材-制品-使用-報廢回爐煉鋼,每8~30年左右一個輪回不斷積累,不斷產生,無限循環使用,且自然損耗很低,所以廢鋼鐵又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我國廢鋼的積蓄量目前不高,2005年我國粗鋼累積產量為31.18億噸,社會廢鋼鐵積蓄量約為15億噸,年產生社會廢鋼3675萬噸,加上鋼鐵企業自產廢鋼2220萬噸,年產生廢鋼總量近6000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廢鋼的需求,每年要進口1000多萬噸廢鋼。隨著社會廢鋼積蓄量的增加,預計5~10年后,我國自產廢鋼鐵將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并在循環回收利用中逐年遞增。
2005年4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指出,要“逐步減少鐵礦石比例和增加廢鋼比重”。減少原生資源的開采,增加再生資源的利用,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專家認為,鐵礦石是原生資源,原生資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終有采盡的時候,資源危機已成定局。如何節制開采,科學調整資源配置勢在必行。廢鋼鐵是鋼鐵生產中惟一能替代鐵礦石的原料,發展廢鋼資源,減少原生礦開采,才是緩解鐵礦石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預計,全球未來的鋼鐵工業,電爐將會逐步替代轉爐,廢鋼將會逐步替代鐵礦石,而少量的鐵礦石應用將作為資源自然消耗的補充,真正成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工業。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廢鋼鐵是一種載能資源和環保資源。研究表明,用廢鋼直接煉鋼與用礦石煉鐵后再煉鋼相比可節約能源60%、節水40%,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可分別減少86%、76%和97%,有利于清潔生產和排廢減量。有關專家認為,在我國進口鐵礦石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對廢鋼的利用在節能降耗方面意義重大。
鐵礦石資源是有限的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期公布的數據,到2001年,世界探明鐵礦石資源儲量1400億噸,含鐵量596億噸,保有儲量基礎3100億噸,含鐵量1325億噸。
近十年來,全球鐵礦石產量每年在10億噸以上,2005年全球粗鋼產量11.29億噸,消耗鐵礦石超過13億噸。按照全球原礦資源可利用儲量1400億噸計算可開采110年,按照儲量基礎3100億噸計算可供開采約240年。
2005年我國粗鋼產量為3.52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1%,而我國鐵礦石資源保有儲量僅占世界的10%左右,可開采量低,為資源總量的20%。到2004年,我國鐵礦石資源基礎量為219.7億噸,含鐵量為70億噸,保有儲量118億噸,含鐵量為40億噸。預計我國鐵礦石每年開采量將超過6億噸,照此計算,在現行開采技術條件下,我國的鐵礦石開采期只有20~40年。
同時,我國每年還要大量進口鐵礦石以滿足煉鐵生產的需要。預計2010年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將提高到62.9%。資源不富,形勢嚴峻,前景不容樂觀。
再生資源是無限的
廢鋼鐵是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從鋼材-制品-使用-報廢回爐煉鋼,每8~30年左右一個輪回不斷積累,不斷產生,無限循環使用,且自然損耗很低,所以廢鋼鐵又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我國廢鋼的積蓄量目前不高,2005年我國粗鋼累積產量為31.18億噸,社會廢鋼鐵積蓄量約為15億噸,年產生社會廢鋼3675萬噸,加上鋼鐵企業自產廢鋼2220萬噸,年產生廢鋼總量近6000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廢鋼的需求,每年要進口1000多萬噸廢鋼。隨著社會廢鋼積蓄量的增加,預計5~10年后,我國自產廢鋼鐵將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并在循環回收利用中逐年遞增。
2005年4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指出,要“逐步減少鐵礦石比例和增加廢鋼比重”。減少原生資源的開采,增加再生資源的利用,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專家認為,鐵礦石是原生資源,原生資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終有采盡的時候,資源危機已成定局。如何節制開采,科學調整資源配置勢在必行。廢鋼鐵是鋼鐵生產中惟一能替代鐵礦石的原料,發展廢鋼資源,減少原生礦開采,才是緩解鐵礦石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預計,全球未來的鋼鐵工業,電爐將會逐步替代轉爐,廢鋼將會逐步替代鐵礦石,而少量的鐵礦石應用將作為資源自然消耗的補充,真正成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工業。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森精機展出批量加工用復合加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