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塑料大國走向塑料強國 市場前景樂觀
11月25日,在與華東國際塑化城一期落成開業典禮同時舉行的華東塑化產業峰會上,與會政府領導、專家、企業家和行業協會就當前我國塑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與世界接軌的供應生產銷售產業鏈、提高行業國際競爭力等話題,提出真知灼見?! ?BR> 調整結構提升實力
中國塑料行業已開始攀升世界,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力。峰會透露,我國從1995年到今年11年間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塑料制品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樹脂產量排在世界第三;塑料機械制造業排名第一,已有50%以上的設備出口到國外。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認為,這雖值得我們驕傲,但離中國塑化產業強國的目標有很大差距。廖正品說,塑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重要,現在面臨的形勢就是要把塑料工業做強做大,穩步走向世界。到2010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將達3750萬噸,到2016年可能達到5000萬噸。許多工業產品都離不開新型的塑料材料和塑料零部件,市場需要高檔的塑料新材料和開發塑料應用新技術?,F在外國大公司都紛紛把研究中心設到中國,而國內企業比較弱。更要重視自主產品、自主技術的研發,通過創新,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行業整體實力?! ?BR> 面向世界蓬勃發展的塑料工業,廖正品說,在長三角地區發展塑料產業非常重要,這里入駐了很多外國公司,包括有多個港口配套在內的化工圓區和產業基地。在太倉建華東國際塑料原料交易市場,將會形成一個非常完整、高起點的塑化產業鏈。國內企業要充分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利用國內成本優勢,提高生產加工能力和技術裝備能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BR> 集聚優勢 做大市場
集聚區域優勢,建設現代塑化貿易市場,對促進塑化產業升級至關重要。華東六省一市特別長三角地區,已成為全球性的塑化產品原輔材料的集散地和加工基地。中石化、中石油等國內著名企業,以及巴斯夫、拜耳、殼牌等跨國化工巨頭都在杭州灣和長江沿線化工園區設立生產廠。華東塑料樹脂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近50%,各類塑料制品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3%。華東塑料原料的需求約占全國用量的40%。在IT制造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各類高檔塑料樹脂、塑料機械及添加劑的需求量巨大,但缺少一個區域性的交易和信息平臺進行有效的產銷聯結,亟需建一個規模大、專業化強的交易市場與之相配套?! ?BR> 太倉市副市長、港區管委會主任高陽介紹說,多年孕育而生的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的華東國際塑化城,就是按“市場主導、企業運作、政府推動”原則,依托周邊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沿滬沿江的區位和太倉港口優勢,順應市場需求而建設的。此舉不僅符合省政府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對周邊地區乃至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而且對各區域塑化行業實現聯動融合發展,形成新的競爭能力?! ?BR> 華東國際塑化城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說,建交易市場必須立足長遠、創新模式,我們集合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和資源,特別是華東國際塑化城建在毗臨太倉深水港的經濟開發區,該開發區駐有國內外石化企業數十家,擁有保稅物流中心,太倉港已被列為江蘇省第一外貿大港。在此環境下,塑化城建設分為四大區域,交易區、倉儲物流區、新產品研發和加工區,以及綜合配套區,全力打造貿易中心、物流中心、研發中心、新產品加工中心、行業信息分布中心。這五大中心將形式市場規?;?、產業國際化、全程信息化、創新一體化的具有升級功能的智能性塑化產業基地?! ?BR> 上海塑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景芬認為,塑料原料流通業對塑料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要,而塑化市場形成與塑料產業布局關系密切;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目前密集發展的塑料工業區域之一,華東國際塑化城的建設與中國塑料產業發展的現狀、水平完全相適應。她建議要在特色化戰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市場細分,做精做強,努力搭建國際采購貿易、物流和信息平臺,開展國際合作,真正與國際接軌?! ?BR> 應對挑戰 接軌世界
當前我國塑化行業面臨新挑戰。主要表現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新的綠色壁壘對國內的很多塑料加工企業及下游企業的產品出口,制造新的壁壘,如歐盟的ROHS法案對產品的添加劑原料使用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隨著能源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成本的壓力越來越突出,如何消化原料成本,對企業、供應商和客戶成為嚴肅的課題?!獦嫿ê椭C社會要求創建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已成為企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BR> 中化國際公司化工分銷事業部總經理姚星亮提出,從三個方面應對挑戰。一是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協會的領導和協調功能,及時向企業反映國際和國內對產業政策的變化情況,設立專門的技術平臺來為企業提供服務。二是改革供應鏈管理。要逐步擺脫貿易商的角色,從市場價格搏弈賺錢轉向通過對企業客戶的增值服務來獲取利潤;國內“小而全”的企業體系要向外包服務、專注研發和生產的模式轉變,通過外包服務降低庫存占用,降低物流費用和資金壓力。三是建立統一規范的大市場。通過透明公正的交易市場,獲得市場信息,約束不正當交易行為,降低交易成本。
會議關注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歐盟RoHS指令。該指令提出凡含有6項有害化學物質的電子、電器類產品,包括其中的塑膠化工等零部件,被禁止在歐盟銷售。同時國際電工委員會頒布了HSPM危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即QC08000標準。對此,法國國際檢驗局消費品服務部市場部高級經理高劍濤說,中國現已成為消費產品的世界工廠,中國企業要改進設計,應用新材料、新工藝,以控制產品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含量,同時要提高廢棄產品的再回收、再使用、再循環水平,由此中國塑化產品完全有能力走向世界,走進發達國家市場。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中國塑料行業已開始攀升世界,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力。峰會透露,我國從1995年到今年11年間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塑料制品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樹脂產量排在世界第三;塑料機械制造業排名第一,已有50%以上的設備出口到國外。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認為,這雖值得我們驕傲,但離中國塑化產業強國的目標有很大差距。廖正品說,塑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重要,現在面臨的形勢就是要把塑料工業做強做大,穩步走向世界。到2010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將達3750萬噸,到2016年可能達到5000萬噸。許多工業產品都離不開新型的塑料材料和塑料零部件,市場需要高檔的塑料新材料和開發塑料應用新技術?,F在外國大公司都紛紛把研究中心設到中國,而國內企業比較弱。更要重視自主產品、自主技術的研發,通過創新,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行業整體實力?! ?BR> 面向世界蓬勃發展的塑料工業,廖正品說,在長三角地區發展塑料產業非常重要,這里入駐了很多外國公司,包括有多個港口配套在內的化工圓區和產業基地。在太倉建華東國際塑料原料交易市場,將會形成一個非常完整、高起點的塑化產業鏈。國內企業要充分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利用國內成本優勢,提高生產加工能力和技術裝備能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BR> 集聚優勢 做大市場
集聚區域優勢,建設現代塑化貿易市場,對促進塑化產業升級至關重要。華東六省一市特別長三角地區,已成為全球性的塑化產品原輔材料的集散地和加工基地。中石化、中石油等國內著名企業,以及巴斯夫、拜耳、殼牌等跨國化工巨頭都在杭州灣和長江沿線化工園區設立生產廠。華東塑料樹脂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近50%,各類塑料制品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3%。華東塑料原料的需求約占全國用量的40%。在IT制造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各類高檔塑料樹脂、塑料機械及添加劑的需求量巨大,但缺少一個區域性的交易和信息平臺進行有效的產銷聯結,亟需建一個規模大、專業化強的交易市場與之相配套?! ?BR> 太倉市副市長、港區管委會主任高陽介紹說,多年孕育而生的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的華東國際塑化城,就是按“市場主導、企業運作、政府推動”原則,依托周邊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沿滬沿江的區位和太倉港口優勢,順應市場需求而建設的。此舉不僅符合省政府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對周邊地區乃至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而且對各區域塑化行業實現聯動融合發展,形成新的競爭能力?! ?BR> 華東國際塑化城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說,建交易市場必須立足長遠、創新模式,我們集合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和資源,特別是華東國際塑化城建在毗臨太倉深水港的經濟開發區,該開發區駐有國內外石化企業數十家,擁有保稅物流中心,太倉港已被列為江蘇省第一外貿大港。在此環境下,塑化城建設分為四大區域,交易區、倉儲物流區、新產品研發和加工區,以及綜合配套區,全力打造貿易中心、物流中心、研發中心、新產品加工中心、行業信息分布中心。這五大中心將形式市場規?;?、產業國際化、全程信息化、創新一體化的具有升級功能的智能性塑化產業基地?! ?BR> 上海塑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景芬認為,塑料原料流通業對塑料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要,而塑化市場形成與塑料產業布局關系密切;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目前密集發展的塑料工業區域之一,華東國際塑化城的建設與中國塑料產業發展的現狀、水平完全相適應。她建議要在特色化戰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市場細分,做精做強,努力搭建國際采購貿易、物流和信息平臺,開展國際合作,真正與國際接軌?! ?BR> 應對挑戰 接軌世界
當前我國塑化行業面臨新挑戰。主要表現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新的綠色壁壘對國內的很多塑料加工企業及下游企業的產品出口,制造新的壁壘,如歐盟的ROHS法案對產品的添加劑原料使用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隨著能源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成本的壓力越來越突出,如何消化原料成本,對企業、供應商和客戶成為嚴肅的課題?!獦嫿ê椭C社會要求創建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已成為企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BR> 中化國際公司化工分銷事業部總經理姚星亮提出,從三個方面應對挑戰。一是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協會的領導和協調功能,及時向企業反映國際和國內對產業政策的變化情況,設立專門的技術平臺來為企業提供服務。二是改革供應鏈管理。要逐步擺脫貿易商的角色,從市場價格搏弈賺錢轉向通過對企業客戶的增值服務來獲取利潤;國內“小而全”的企業體系要向外包服務、專注研發和生產的模式轉變,通過外包服務降低庫存占用,降低物流費用和資金壓力。三是建立統一規范的大市場。通過透明公正的交易市場,獲得市場信息,約束不正當交易行為,降低交易成本。
會議關注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歐盟RoHS指令。該指令提出凡含有6項有害化學物質的電子、電器類產品,包括其中的塑膠化工等零部件,被禁止在歐盟銷售。同時國際電工委員會頒布了HSPM危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即QC08000標準。對此,法國國際檢驗局消費品服務部市場部高級經理高劍濤說,中國現已成為消費產品的世界工廠,中國企業要改進設計,應用新材料、新工藝,以控制產品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含量,同時要提高廢棄產品的再回收、再使用、再循環水平,由此中國塑化產品完全有能力走向世界,走進發達國家市場。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