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解放軍更適合發展潛艇
中國“有無能力建造航母”和“要不要建造航母”,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國防科工委發言人稱解放軍有能力建造航母,但對于何時造卻未作最終決定。臺灣媒體認為,影響解放軍建造航母的主要考慮是“戰略需要”。
臺灣《中國時報》日前撰文說,解放軍前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6年前接受《中國船舶報》訪問時便說,解放軍有能力建造航母,但他的概念是比較初級的航母。這種航母作用非常有限,確保數百海里內的海洋權益或許有效,但遠至南沙乃至馬六甲海峽恐有困難。目前大陸有觀點認為,海軍最重要的任務是防止外敵入侵,并捍衛海洋專屬區的權益,奉行“近海防御”戰略,而不是要控制島鏈,謀求遠洋型的進攻戰略。在能力還不具備的情況下,遠離陸基的解放軍海軍更易遭到攻擊。
對解放軍來說,潛艇比航母更能達到隱蔽、機動和遠域攻擊效果。解放軍海軍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天空和水面是美軍的天下,另辟水下戰場則是解放軍的契機。他們自問,美軍最怕解放軍什么?潛艇幾乎是一致的答案,而且潛艇也是建立核反擊能力的最佳平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中國電力裝機容量將突破8億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