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鐵合金行業供需產能現狀及市場發展
1、鋼產量增長趨勢
2005年我國粗鋼產量3.49億,進入2006年后我國鋼產量逐月逐季在明顯著增長,按前3季度平均產量并考慮到一定的增長速度預計,2006年鋼產量有望達到4.3億t。從觀察10、11月的增長態勢預測,2006年鋼產量將接近4.3億t。這意味著2006年較上一年猛增近0.8億t。猛增的鋼產量將構成約200萬t鐵合金的市場需求。
近年,鋼鐵產能大幅增加,以及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鋼鐵材料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07年我國鋼產量有望達到4.5~4.7億t。
目前,中國對鋼鐵產量的需求還未出現很大的過剩局面,鋼鐵企業還有著較好的收益。中非發展論壇之后,非洲經濟將出現快速發展,這無疑又會拉動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2、鐵合金產量走勢
2006年1~9月份,我國鐵合金產量994?93萬t,10月份產量134.53萬t,1~10月累計鐵合金產量達1131萬t。考慮到廣西、四川、湖南等地枯水季節到來,供電形勢惡化及電價上浮等因素,2006年全國鐵合金可望超過1350萬t,預計可達1370萬t。2006年鐵合金產量比2005年大幅增加近300萬t。
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一直在穩步增加。9、10兩個月鐵合金月出口量分別為21.25萬t和21.75萬t,1~10月出口鐵合金達到184.8萬t,預計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可能達到220~230萬t,較2005年增長約50萬t。
如果2007年鋼產量能夠達到4.7億t水平,而鐵合金出口數量維持2006年的水平時,那時又將對鐵合金形成70萬t以上的市場需求。鐵合金目前存在較大的產能過剩,因而很容易滿足鐵合金市場需求,這100余萬t的需求不是問題牞不難解決。
3、鐵合金價格走勢
縱觀近幾年的鐵合金行情,2000、2002年鐵合金產量增長落后于鋼的增長速度,反映出產能增長的滯后;2003~2004年鐵合金產能大幅增加。2005年盡管鐵合金設備開工率接近50%,市場仍顯得疲軟、價格回落。2006年鋼產量大幅上漲,出口量回升,鐵合金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銷售價格穩中有升。這里存在市場需求拉動的因素,也與電價不斷上漲的推動作用有關。
中國能源儲備雖然相對豐富,但能源生產和供應卻十分緊張。與石油、煤炭、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一樣,鐵合金生產賴以生存的電力成本肯定會節節上揚。有些人認為我國電價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也就是還沒有與先進工業化國家實現價格上的接軌。為了限制高耗能鐵合金產品無節制生產和出口,國家將會逐步提高鐵合金生產用電價格。最近3年,我國各地工業用電每千瓦時電價已分別上漲了約0.1~0.2元,今后還會不斷上漲,不難想鐵合金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必然會繼續上漲。
由于中國生產鉻系和錳系鐵合金的礦石資源很大程度要依靠國外供應,生產成本、銷售價格要受到國外資源供應市場的制約牞就如生鐵生產成本受到進口鐵礦售價不斷提高的影響那樣。某些生產經營主動權受制于國外原材料同時,產品還要壓價出口,其銷售價格不可能大幅低于國外產品,因而會比較接近國際市場價格。目前,鉻鐵及錳系合金有進口,也有出口,說明產品價格與國外產品價格相近,已基本接軌。相反,完全依靠國內資源條件生產的硅系鐵合金產品和工業硅,更容易出現失控狀態,其銷售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達15年之久,幅度約為150美元/t。不難看出,中國鋼鐵產品成本通常低于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其中也與國內鐵合金售價偏低有關。鋼鐵企業決策者必須看鐵合金價格不斷走高的總趨勢將是隨著電費、原材料、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和環保投入的增加而逐步上漲。如果中國電價如歐洲那樣,跟隨油價成倍上漲的話,鋼鐵和鐵合金產品的成本和售價將會大幅度上漲,那樣就會降低產品市場競爭力。
4、關于鐵合金進出口
1、鉻鐵進出口
多年來,中國是鉻礦的傳統進口國,很少進口鉻鐵,卻維持一定水平的出口。近幾年出現了鉻鐵有進也有出的局面,這說明鉻鐵的價格水平基本與國外接軌。其實中國同時也在進口和出口錳系鐵合金,其產品價格正在與世界市場接軌。隨著中國不銹鋼的快速發展,2004年起,鉻鐵出口開始減少,目前還維持2~2.5萬t的低水平,并且是低微碳鉻鐵占很大份額。相反高碳鉻鐵的進口卻從2002年開始逐年大幅增加。2005年達到32.55萬t的高水平。2006年1~9月份進口高碳鉻鐵已超過2005年全年水平(33.55萬t)。預計2006年進口高碳鉻鐵數量將接近45萬t,占到鐵合金進口量的80%,2006年進口鉻礦將達到440萬t的新高,超過2002年的3倍。最近3~4年,高碳鉻鐵產量增長了3倍,達到80萬t的新水平。
2、關于2006年1~9月硅鐵合金出口
2004年鐵合金出口較5年前增長了1.26倍,達到了218.9萬t。為了限制鐵合金出口,2005年鐵合金開始征收5%的出口關稅,致使2005年鐵合金出口量回落到173.6萬t。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呈現了上漲趨勢,1~9月份鐵合金出口量達到163萬t,按此勢頭發展,2006年出口可能達到220~230萬t。為什么出現這種態勢呢?這是由于中國的電力等能源價格沒有像歐洲那樣,隨油價上升呈現同步增長。最近3~10年間,歐洲地區(以歐洲中部為例)電價一般維持在6~8美分/kWh(相當于0.45~0.6元/kWh)的價格水平。近2年,石油價格大幅上揚后,2006年歐洲電價已超過到1元/kWh,導致鐵合金生產成本增加、價格升高,迫使部分生產企業減產或轉向深加工,不少中間商到中國開拓鐵合金產品供應渠道。
前面已經說明,鉻、錳系合金價格正在與國際市場接軌,但是硅系鐵合金的價格卻在十幾年來一直低于國外硅鐵價格。當國外硅鐵價格已大幅上升時,中國還處在較低的價格水平。經營硅鐵出口的中間商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大量的硅鐵流向了國際市場。2006年1~10月就有106萬硅鐵出口,超過2005年全年的71.8萬t,猛增40%。11月初估計2006年可有120~130萬t硅鐵出口,占到鐵合金出口量的55%~60%。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遞增50~60萬t的產品不是鉻鐵、錳系鐵合金,而幾乎全部是硅鐵。近期硅鐵出口價格雖有提升,但其價格上漲幅度仍低于數量的增長。中國硅鐵產品的低價格,使得低價能源(電、焦)的恩惠,輕易轉給了中間商和國外客戶。
不難看出,硅鐵出口數量大幅攀升的原因是:
(1)國際市場有需求,并且價格大幅上揚。
(2)中國電價上漲幅度有限,成本上升和價格上漲幅度滯后并明顯低于歐美,以致大量硅鐵流向國外。中國硅鐵大量流向國外市場,減輕了國內鐵合金產品增加的供應壓力,但也招致了國外提出的硅鐵出口反傾銷調查的壓力,值得我們警惕。
3、近期的鐵合金出口
(1)鐵合金出口 交易處于停滯狀態。出口盈利空間較小,貿易商感到無利可圖,試圖將增加的出口征稅轉移到出口產品降價上,企業又感到難以接受,以致效果不大。
(2)出口關稅上調后,國際市場鐵合金價格呈現上漲跡象,歐洲鉬鐵、鎢鐵紛紛上漲2.5~3美元/kg,以應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加稅。
(3)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需求減少,市場交易較冷淡。終端用戶降低采購價或暫不進貨。觀望態度導致鐵合金價格回落。
(4)出口受阻,部分鐵合金生產廠家主動減產或接單排產。鐵合金企業面臨的形勢嚴峻,無力支撐市場價格上漲。未來將迫使鐵合金行業改變產能過剩狀況,但發展前景如何,還有待觀察。
4、未來鐵合金出口
出口關稅稅率的增加,一定會增加鐵合金出口的困難,海外進口商已在11月前突擊購進了鐵合金產品,目前不急于購買產品,這也將使2006年最后2個月的鐵合金出口量較原來預期的數量減少。出口不暢,迫使鐵合金產品降低價格,增加了鐵合金產業的生存困難,但給鋼鐵企業帶來好處。最終達到政府所期待的鐵合金產能壓縮,減少電力消耗和環境改善。錳、鉻合金產品要依靠進口礦石生產,能有效地減少鐵合金出口,已是近幾年的事實。
目前的硅鐵合金的出口,大多為中西部(特別是西北地區)貧困地區,如何使這些地區的經濟得到穩步發展、生活得到逐步提高,共同富裕是中央和百姓所關心的。按眼前估計,2006年硅鐵出口量會低于原來估計的220~230萬t,有可能為200萬t的保守數量。
5、鐵合金行業準入工作的進展
2005年初,發改委發布符合行業準入的70家鐵合金企業名單公告。2006年11月初發改委又對110家鐵合金準入企業名單予以公告。到目前為止,已有近700萬t的鐵合金生產能力納入了準入生產條件。近期又有全國各地近300家企業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第3批申報材料,這些申報企業經過審查、認定、公告后,總計將會有800~1000萬t的鐵合金產能納入準入管理范圍,可以設想經過數批準入審查認定后會有基本能滿足鋼鐵企業需要的鐵合金生產企業獲得行業準入資格。
從參加過兩批鐵合金行業準入的審查工作體會到,對企業工藝與裝備、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環保和安全生產設施5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進行量化評分,其中核心部分是對2005年前建設的容量≥5000kVA礦熱爐、容量≥3000kVA精煉電爐、容積≥100m3錳鐵高爐的生產設備的立項程序及有關設備是否具備環保設施,是否能做到達標排放,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小型設備是否已損毀淘汰等,符合考評要求的企業才能予以準入考慮。不符合準入條件企業即使獲得準入行列,如果發現弄虛作假,不符合準入條件者,將予以撤消。經檢查認定不符合行業準入的企業必須限期整改,否則退出行業。鐵合金行業的審定工作有利于推動鐵合金企業的規范運行,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幾點體會:
A、鐵合金行業準入制度有利于規范鐵合金企業的設備條件。淘汰落后裝備是準入機制的通行證。
B、必須看到,行業準入企業的數量,顯然應該是基本滿足國內鋼鐵生產需要,并有適量剩余的生產能力。
C、行業準入受國家相關政策的保護,未獲行業準入企業絕對不能享有同等待遇和存在條件。未獲準入的企業其運行的淘汰類、限制類設備必須執行差別電價。一系列相關工作的開展,小型落后設備逐步淘汰,鐵合金產能正在下降。
D、行業準入的集中審定有時間限定,批量審定是在有限時間段開展,這項工作告一段落后,會按一定工作程序轉入日常工作。
E、國家會對獲得行業準入的企業給予一定優惠政策支持,鼓勵鐵合金企業創造條件,及早爭取獲得準入資格,這項安排將會在獲得準入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后推行。具體內容目前正在擬定中。
中國不能沒有鐵合金產業,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地區,哪幾個世界大集團公司能為我們這樣一個鋼鐵大國提供大宗的鐵合金產品。如果淪落到中國開始大批量進口常規鐵合金時,我們將會用超出目前價格的2倍或更高的價格進口,中國鋼鐵工業將會蒙受巨大的災難性后果。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用外匯購買初級鐵合金產品的確太奢侈了。我們既不能期望依靠大量進口常規鐵合金,滿足國內鋼鐵企業的生產需要,也不能聽任鐵合金產能嚴重大于需求的局面長期存在。必須采取穩妥的政策,確保國民經濟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保證鐵合金工業保持合理的產業規模。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2005年我國粗鋼產量3.49億,進入2006年后我國鋼產量逐月逐季在明顯著增長,按前3季度平均產量并考慮到一定的增長速度預計,2006年鋼產量有望達到4.3億t。從觀察10、11月的增長態勢預測,2006年鋼產量將接近4.3億t。這意味著2006年較上一年猛增近0.8億t。猛增的鋼產量將構成約200萬t鐵合金的市場需求。
近年,鋼鐵產能大幅增加,以及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鋼鐵材料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07年我國鋼產量有望達到4.5~4.7億t。
目前,中國對鋼鐵產量的需求還未出現很大的過剩局面,鋼鐵企業還有著較好的收益。中非發展論壇之后,非洲經濟將出現快速發展,這無疑又會拉動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2、鐵合金產量走勢
2006年1~9月份,我國鐵合金產量994?93萬t,10月份產量134.53萬t,1~10月累計鐵合金產量達1131萬t。考慮到廣西、四川、湖南等地枯水季節到來,供電形勢惡化及電價上浮等因素,2006年全國鐵合金可望超過1350萬t,預計可達1370萬t。2006年鐵合金產量比2005年大幅增加近300萬t。
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一直在穩步增加。9、10兩個月鐵合金月出口量分別為21.25萬t和21.75萬t,1~10月出口鐵合金達到184.8萬t,預計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可能達到220~230萬t,較2005年增長約50萬t。
如果2007年鋼產量能夠達到4.7億t水平,而鐵合金出口數量維持2006年的水平時,那時又將對鐵合金形成70萬t以上的市場需求。鐵合金目前存在較大的產能過剩,因而很容易滿足鐵合金市場需求,這100余萬t的需求不是問題牞不難解決。
3、鐵合金價格走勢
縱觀近幾年的鐵合金行情,2000、2002年鐵合金產量增長落后于鋼的增長速度,反映出產能增長的滯后;2003~2004年鐵合金產能大幅增加。2005年盡管鐵合金設備開工率接近50%,市場仍顯得疲軟、價格回落。2006年鋼產量大幅上漲,出口量回升,鐵合金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銷售價格穩中有升。這里存在市場需求拉動的因素,也與電價不斷上漲的推動作用有關。
中國能源儲備雖然相對豐富,但能源生產和供應卻十分緊張。與石油、煤炭、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一樣,鐵合金生產賴以生存的電力成本肯定會節節上揚。有些人認為我國電價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也就是還沒有與先進工業化國家實現價格上的接軌。為了限制高耗能鐵合金產品無節制生產和出口,國家將會逐步提高鐵合金生產用電價格。最近3年,我國各地工業用電每千瓦時電價已分別上漲了約0.1~0.2元,今后還會不斷上漲,不難想鐵合金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必然會繼續上漲。
由于中國生產鉻系和錳系鐵合金的礦石資源很大程度要依靠國外供應,生產成本、銷售價格要受到國外資源供應市場的制約牞就如生鐵生產成本受到進口鐵礦售價不斷提高的影響那樣。某些生產經營主動權受制于國外原材料同時,產品還要壓價出口,其銷售價格不可能大幅低于國外產品,因而會比較接近國際市場價格。目前,鉻鐵及錳系合金有進口,也有出口,說明產品價格與國外產品價格相近,已基本接軌。相反,完全依靠國內資源條件生產的硅系鐵合金產品和工業硅,更容易出現失控狀態,其銷售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達15年之久,幅度約為150美元/t。不難看出,中國鋼鐵產品成本通常低于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其中也與國內鐵合金售價偏低有關。鋼鐵企業決策者必須看鐵合金價格不斷走高的總趨勢將是隨著電費、原材料、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和環保投入的增加而逐步上漲。如果中國電價如歐洲那樣,跟隨油價成倍上漲的話,鋼鐵和鐵合金產品的成本和售價將會大幅度上漲,那樣就會降低產品市場競爭力。
4、關于鐵合金進出口
1、鉻鐵進出口
多年來,中國是鉻礦的傳統進口國,很少進口鉻鐵,卻維持一定水平的出口。近幾年出現了鉻鐵有進也有出的局面,這說明鉻鐵的價格水平基本與國外接軌。其實中國同時也在進口和出口錳系鐵合金,其產品價格正在與世界市場接軌。隨著中國不銹鋼的快速發展,2004年起,鉻鐵出口開始減少,目前還維持2~2.5萬t的低水平,并且是低微碳鉻鐵占很大份額。相反高碳鉻鐵的進口卻從2002年開始逐年大幅增加。2005年達到32.55萬t的高水平。2006年1~9月份進口高碳鉻鐵已超過2005年全年水平(33.55萬t)。預計2006年進口高碳鉻鐵數量將接近45萬t,占到鐵合金進口量的80%,2006年進口鉻礦將達到440萬t的新高,超過2002年的3倍。最近3~4年,高碳鉻鐵產量增長了3倍,達到80萬t的新水平。
2、關于2006年1~9月硅鐵合金出口
2004年鐵合金出口較5年前增長了1.26倍,達到了218.9萬t。為了限制鐵合金出口,2005年鐵合金開始征收5%的出口關稅,致使2005年鐵合金出口量回落到173.6萬t。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呈現了上漲趨勢,1~9月份鐵合金出口量達到163萬t,按此勢頭發展,2006年出口可能達到220~230萬t。為什么出現這種態勢呢?這是由于中國的電力等能源價格沒有像歐洲那樣,隨油價上升呈現同步增長。最近3~10年間,歐洲地區(以歐洲中部為例)電價一般維持在6~8美分/kWh(相當于0.45~0.6元/kWh)的價格水平。近2年,石油價格大幅上揚后,2006年歐洲電價已超過到1元/kWh,導致鐵合金生產成本增加、價格升高,迫使部分生產企業減產或轉向深加工,不少中間商到中國開拓鐵合金產品供應渠道。
前面已經說明,鉻、錳系合金價格正在與國際市場接軌,但是硅系鐵合金的價格卻在十幾年來一直低于國外硅鐵價格。當國外硅鐵價格已大幅上升時,中國還處在較低的價格水平。經營硅鐵出口的中間商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大量的硅鐵流向了國際市場。2006年1~10月就有106萬硅鐵出口,超過2005年全年的71.8萬t,猛增40%。11月初估計2006年可有120~130萬t硅鐵出口,占到鐵合金出口量的55%~60%。2006年鐵合金出口量遞增50~60萬t的產品不是鉻鐵、錳系鐵合金,而幾乎全部是硅鐵。近期硅鐵出口價格雖有提升,但其價格上漲幅度仍低于數量的增長。中國硅鐵產品的低價格,使得低價能源(電、焦)的恩惠,輕易轉給了中間商和國外客戶。
不難看出,硅鐵出口數量大幅攀升的原因是:
(1)國際市場有需求,并且價格大幅上揚。
(2)中國電價上漲幅度有限,成本上升和價格上漲幅度滯后并明顯低于歐美,以致大量硅鐵流向國外。中國硅鐵大量流向國外市場,減輕了國內鐵合金產品增加的供應壓力,但也招致了國外提出的硅鐵出口反傾銷調查的壓力,值得我們警惕。
3、近期的鐵合金出口
(1)鐵合金出口 交易處于停滯狀態。出口盈利空間較小,貿易商感到無利可圖,試圖將增加的出口征稅轉移到出口產品降價上,企業又感到難以接受,以致效果不大。
(2)出口關稅上調后,國際市場鐵合金價格呈現上漲跡象,歐洲鉬鐵、鎢鐵紛紛上漲2.5~3美元/kg,以應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加稅。
(3)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需求減少,市場交易較冷淡。終端用戶降低采購價或暫不進貨。觀望態度導致鐵合金價格回落。
(4)出口受阻,部分鐵合金生產廠家主動減產或接單排產。鐵合金企業面臨的形勢嚴峻,無力支撐市場價格上漲。未來將迫使鐵合金行業改變產能過剩狀況,但發展前景如何,還有待觀察。
4、未來鐵合金出口
出口關稅稅率的增加,一定會增加鐵合金出口的困難,海外進口商已在11月前突擊購進了鐵合金產品,目前不急于購買產品,這也將使2006年最后2個月的鐵合金出口量較原來預期的數量減少。出口不暢,迫使鐵合金產品降低價格,增加了鐵合金產業的生存困難,但給鋼鐵企業帶來好處。最終達到政府所期待的鐵合金產能壓縮,減少電力消耗和環境改善。錳、鉻合金產品要依靠進口礦石生產,能有效地減少鐵合金出口,已是近幾年的事實。
目前的硅鐵合金的出口,大多為中西部(特別是西北地區)貧困地區,如何使這些地區的經濟得到穩步發展、生活得到逐步提高,共同富裕是中央和百姓所關心的。按眼前估計,2006年硅鐵出口量會低于原來估計的220~230萬t,有可能為200萬t的保守數量。
5、鐵合金行業準入工作的進展
2005年初,發改委發布符合行業準入的70家鐵合金企業名單公告。2006年11月初發改委又對110家鐵合金準入企業名單予以公告。到目前為止,已有近700萬t的鐵合金生產能力納入了準入生產條件。近期又有全國各地近300家企業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第3批申報材料,這些申報企業經過審查、認定、公告后,總計將會有800~1000萬t的鐵合金產能納入準入管理范圍,可以設想經過數批準入審查認定后會有基本能滿足鋼鐵企業需要的鐵合金生產企業獲得行業準入資格。
從參加過兩批鐵合金行業準入的審查工作體會到,對企業工藝與裝備、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環保和安全生產設施5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進行量化評分,其中核心部分是對2005年前建設的容量≥5000kVA礦熱爐、容量≥3000kVA精煉電爐、容積≥100m3錳鐵高爐的生產設備的立項程序及有關設備是否具備環保設施,是否能做到達標排放,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小型設備是否已損毀淘汰等,符合考評要求的企業才能予以準入考慮。不符合準入條件企業即使獲得準入行列,如果發現弄虛作假,不符合準入條件者,將予以撤消。經檢查認定不符合行業準入的企業必須限期整改,否則退出行業。鐵合金行業的審定工作有利于推動鐵合金企業的規范運行,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幾點體會:
A、鐵合金行業準入制度有利于規范鐵合金企業的設備條件。淘汰落后裝備是準入機制的通行證。
B、必須看到,行業準入企業的數量,顯然應該是基本滿足國內鋼鐵生產需要,并有適量剩余的生產能力。
C、行業準入受國家相關政策的保護,未獲行業準入企業絕對不能享有同等待遇和存在條件。未獲準入的企業其運行的淘汰類、限制類設備必須執行差別電價。一系列相關工作的開展,小型落后設備逐步淘汰,鐵合金產能正在下降。
D、行業準入的集中審定有時間限定,批量審定是在有限時間段開展,這項工作告一段落后,會按一定工作程序轉入日常工作。
E、國家會對獲得行業準入的企業給予一定優惠政策支持,鼓勵鐵合金企業創造條件,及早爭取獲得準入資格,這項安排將會在獲得準入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后推行。具體內容目前正在擬定中。
中國不能沒有鐵合金產業,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地區,哪幾個世界大集團公司能為我們這樣一個鋼鐵大國提供大宗的鐵合金產品。如果淪落到中國開始大批量進口常規鐵合金時,我們將會用超出目前價格的2倍或更高的價格進口,中國鋼鐵工業將會蒙受巨大的災難性后果。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用外匯購買初級鐵合金產品的確太奢侈了。我們既不能期望依靠大量進口常規鐵合金,滿足國內鋼鐵企業的生產需要,也不能聽任鐵合金產能嚴重大于需求的局面長期存在。必須采取穩妥的政策,確保國民經濟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保證鐵合金工業保持合理的產業規模。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