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機床近年來為迎接工業4.0時代,正積極尋求轉型,公司目前從三大戰略開始布局,除堅守原有的齒輪機床業務外,轉向現代制造服務業和關鍵零部件業務。
近日,嘉興市政府與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嘉興首個智能工廠,打造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目前,國際包裝機械市場競爭激烈,包裝機械發展的總體趨勢是趨于高速、高效、高質量,發展重點趨向于能耗低、自重輕、結構緊湊、占地空間小、效率高、外觀造型適應環境和操作人員與環保需求等。
在這種情況下,青企紡織業積極探索,主動求變,采用智能制造、優化管理,擁抱“互聯網+”,大膽嘗試反傳統模式操作等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場華麗的“織線舞蹈”。
機床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裝備工業。數控技術是當今先進制造技術和裝備最核心的技術,世界各國制造廣泛采用數控技術,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我國包裝機械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是:一缺乏宏觀統籌規劃;二是缺乏資金投入,企業用于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平均水平不到1%;三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的產品和技術差距明顯。
紡織業是沭陽的傳統主導產業之一,2013年以來連續3年保持30%以上增速。據介紹,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將以“重抓中間、帶動兩端”的微笑曲線為發展戰略,推進和指引園區建設。
在《中國制造2025》目標下,智能制造成為當前國內先進制造企業追求的目標,為機床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智能化產品將是機床行業在高端市場的一個新突破口。
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結算貨幣匯率貶值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有所減少;另一方面,國內中高端的消費需求仍不能很好地被滿足,我國紡織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與前幾年相比,現在市場需求更多體現在升級設備、增加產能上,客戶更關心的是機床的功能、效率、自動化水平,需要的是全套解決方案。
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成為眾多機械制造類上市公司轉型的不二之選。這其中就包括了秦川機床(000837.SZ)。
業制造最重要的就是工藝和工差,而提升工藝、減少工差的關鍵在于機床。工業2.0時期是靠人,人操作機床,看圖紙操作,用卡尺來檢測加工部件。如果出了問題,人再重新上去修改。工業3.0使用數控機床,制造過程中人不用去做,由數控程序控制。不過,檢測時還需要人操作三維監測儀,并在發現誤差后,人工調整加工數據。因此工業3.0還得要用人
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紡織行業等人力相對密集的傳統行業的發展遭遇挑戰,亟需找到一條可以持續發展的道路。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無疑為紡織行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由傳統的批量生產向更加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小批量生產和按單生產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中國政府想到2023年,在新疆創造100萬個紡織業就業崗位。 如今,中國不再像從前那樣看重當“世界工廠”。中國政府想把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珠三角向內陸轉移,而新疆正契合這種大規劃。這個紡織業中心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一環。
秦川機床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為一體的國內龍頭機床集團。近幾年來,機床行業遭遇困境,行業內需求急劇放緩,大部分企業進入寒冬。新常態下,作為國內老牌的機床行業領軍企業,秦川機床近年來為迎接工業4.0時代,正積極尋求轉型,公司目前從三大戰略開始布局,除堅守原有的齒輪機床業務外,轉向現代制造服務業和關鍵零部件業務。
盡管市場需求低迷,行業增速放緩,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也進一步提升。不僅在織機領域,在許多生產領域,國產紡機設備的形象都在提升。
盡管市場需求低迷,行業增速放緩,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也進一步提升。不僅在織機領域,在許多生產領域,國產紡機設備的形象都在提升。
數碼噴墨印花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這種受到歡迎的創新工藝多用于印刷旗幟、橫幅和銷售點的織物廣告,它們的主要材質是滌綸纖維,采用分散染料直接打印或用水性油墨升華打印,這項技術適用于展示行業需要的短印制周期、小批量或單件的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