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與都福能源自動化公司(下稱“都福公司”)日前宣布,兩家公司將攜手合作,幫助工業能源用戶實現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運營。
富士康在中國臺灣省被稱為鴻海科技集團。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2013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30位。
集成化并不是簡單的物理相加,隨著集成度的提高、產品的復雜化,面臨多設備的散熱、電磁兼容性能、可靠性等各方面的新挑戰。
1月10日,西門子工業眾創空間在西門子位于湖北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創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是西門子武漢創新中心在漢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西門子將憑借領先的科技實力和創新實踐,攜手當地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數字化”專業實驗室、智慧水務實驗室。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智能制造百人會年會上,華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長徐靜表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主攻方向,是我國制造業應對世界發展趨勢與競爭格局、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關鍵,也是當下時代的發展潮流。
王小剛認為,佛山作為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應該以技術創新作為關鍵突破點,政府在公共服務上下功夫,為大多數中小企業提供普適性的科技方案,探索出一條適合佛山這座工業大市發展的路子。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電力設備與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鄭曉泉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學院崔屹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李巨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制備出具有高壓實密度的Si@TiO2結構硅負極全電池。
記者從沈陽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沈陽市已經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將通過扎實推進試點示范工作,積極促進工業轉型,建設國家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先行試驗區。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7日報道,博世公司在CES上展示了其公司研發的擁有智能皮膚的工業機器人,促進人與機器之間和諧共存。
在剛剛結束的黨代會上,李水華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五個強市”,打造新興產業強市被列在第一位。市政協委員洪祺臻認為,這一目標為潮州制造業在潮州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顆粒物PM2.5傳感器被應用于實時環境的監控設備中,實時地傳遞空氣質量信息,未來我們會看更多的儀器儀表及工業監控設備中使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VOC、PM2.5等傳感器。在國外,CO2傳感器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新風系統中,為國內這一行業應用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中國3D打印產業一直處于“跟跑”階段,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3D打印技術大部分仍停留在科研層面,并未實現在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大規模推廣。
17年伊始,《“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發布,重申了中央政府對于繼續加大減排力度、提升清潔能源使用率、實施工業節能、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強化環境監督檢查力度的決心,節能減排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