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新產品產值比重落后
數據顯示,機床工具行業產銷已經企穩看好,但有專家表示,有兩項數據我們要充分重視。這兩項數據顯示出行業的創新力度還不能適應整個經濟的快速發展。
新產品產值比重落后
下面是專家的解讀:
一是逐月累計的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所占比重,由于新產品的產值增速始終低于工業總產值的增速,因而其所占比重也長期徘徊在10%左右。而觀察同期1~9月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增速為10.99%,其中新產品產值增速竟高達14.89%,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已高達18.55%,這說明機床工具行業的新產品創新升級遠遠落后于整個機械工業。
二是出口交貨值在銷售產值中的所占比重,不單出口交貨值的同比增速仍在繼續下滑,而且出口交貨值在銷售產值中的占比也在不斷下降,2004年行業的這一占比曾高達13.62%,2008年已降至10.48%,今年以來更降至10%以下,這反映出行業的經濟增長短期內難以寄托在國際貿易環境的好轉,擴大出口不單是加大傳統產品的市場開拓,更要寄希望于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數據再次提醒我們,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明顯提高,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前列,但是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裝備制造業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我國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這一比率更低。
目前,我國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高端制造設備和技術大都依靠進口,特別是高新技術裝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裝備中技術含量高的相關配套產品也大量依靠國外供給,這已成為我國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
聚焦新興產業
事實上,自主創新一直是行業的熱點話題,幾乎每個企業都把自主創新當作一個目標,那么自主創新的標準又如何呢?要如何衡量?
杭州機床集團今年4月被評為中國機床工具行業自主創新十佳企業。杭機總經理孫益民是這樣衡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是有較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并能商品化;二是有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產品和技術;三是參與制定國內和行業產品標準。
正是在這種標準的指引下,目前杭州機床不僅擁有20多項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并且已經成為臥軸矩臺、立軸矩臺、強力成形、龍門式等四大類磨床產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自主創新使杭州機床在金融危機中沒有受到大的沖擊,據悉,杭州機床新開發的軌道板磨床已經為杭機帶來2億元的訂單。
另外,在2009年的EMO展上,與2008年相比,盡管各國機床工業訂單普遍減少了60%~70%,但是很多展商都表示,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來抵御危機的沖擊。
創新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充分的得以體現,新興產業也正在成為新的商機而倍受關注。像今年以來,行業的產銷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的市場消費。秦川機床董事長龍興元表示,新興戰略行業將能夠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的動力源。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指出,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要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逐步使新興戰略性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他所重點提到的要大力發展的新興戰略行業有:新能源產業,傳感網、物聯網產業,微電子和光電子的新材料行業,生物醫藥產業,海洋產業等五大行業。這五大行業都具有“創新密集、產業關聯性強、產業規模相對大”的特點,是中國躋身于世界空間大國、海洋大國、能源大國行列必須直面競爭的領域。
龍興元認為,這些行業的興起,擴大了對機械產品的應用范圍,從而為加工裝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
最明顯的例子是風電產業的發展對于風電整機及其零部件的需求和對風電加工裝備的帶動發展。可以預見,五大行業必將帶動未來大規模的新產業集群,誰擁有了該產業的核心技術,誰就能統領全局,也就搶占了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制高點。那么,對于眾多機床工具廠商而言,也只有不斷提升企業的自我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新興領域贏得機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